不同物料掺拌下滨海盐渍土淋洗脱盐状况研究毕业论文

 2021-04-27 08:04

摘 要

滨海地区土壤盐分重、结构差,养分低,土地盐碱化问题与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灌溉密切相关,它不但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而且还对生物圈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表现出环境和经济两方面的危害。保护和合理开发水、土资源显然是一项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事业。盐渍土作为一种土壤资源,我国滨海盐土面积大,但是迄今为止尚有80%左右的盐渍土尚未得到开发利用,有着巨大的潜力,如何更快更好地对其进行改良并加以合理利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开展了不同物料掺拌下滨海盐渍土淋洗脱盐状况研究,结合盐渍土的性状,分析盐渍土的特点,探讨不同物料掺拌淋洗对盐渍土的脱盐状况研究,为改良盐渍土提供新的尝试,对保护和改善我国土壤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盐渍土;物料掺拌;淋洗;改良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

1.2.1盐渍土的成因及现状 1

1.2.2盐渍土改良发展进程 1

1.2.3盐渍土改良利用的主要技术 2

1.2.3.1农田水利工程措施 2

1.2.3.2农业措施 3

1.2.3.3化学措施 3

1.2.3.4生物措施 3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

2.1 试验材料 5

2.2 试验方法 6

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7

2.4 数据处理 7

3 结果分析 8

3.1 不同处理滨海盐渍土盐分淋出量的变化特征 8

3.2 不同物料掺拌对滨海盐渍土淋洗脱盐的影响 11

4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滨海盐渍土分布广、面积大,因其具有盐分多、pH值高、结构差、肥力低等不良性质,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作物产量,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良利用滨海盐渍土可以增加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对丰富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均有重要意义。物料掺拌作为改良滨海盐渍土的重要措施之一,深入开展这一方面研究,对改良滨海盐土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盐渍土的成因以及现状

盐渍土的形成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研究表明,土壤母质、质地、地形、新构造运动、水文条件和人为活动等是影响盐渍土形成的重要因素[1]

土壤盐碱化是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大约有 8.31亿hm2 的土壤受到盐渍化的威胁,中国盐渍土总面积约 3600 万 hm2,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88%[2],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沿海地带[3]。石元春将中国的盐渍土分为极端干旱 荒漠盐土区、干旱荒漠和荒漠草原盐渍土区、半干旱和干旱草原盐碱土区、半干旱半湿润苏打盐渍土区、半湿润季风气候盐渍-苏打碱化土区、半湿润和湿润季风气候滨海盐渍土区、高寒荒漠-湖盆盐渍土区。

1.2.2 盐渍土改良发展进程

中国的盐渍土改良始于建国初,共经历了3 个阶 段。一是勘测垦殖和水利土壤改良阶段;二是农水结合,防治次生盐渍化阶段;三是综合治理,巩固提高阶段。从建国初到20世纪50年代末,处于第一阶段,种植水稻改良盐碱地[4]和建立明沟等排水设施在东北盐 碱地改良上取得了明显效果[5]。20 世纪60 年代初到70 年代初,处于第二阶段,60年代次生盐渍化严重,普遍采用“防治并重,农水结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的措施进行治理,盘锦灌区土壤次生盐化得到了有效控制[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场垦殖盐碱荒地上千亩[7]。到 20世纪70年代初,黄淮海平原、冀鲁豫三省盐渍土面积由320万hm2减少到140万hm2 [8]。20 世纪70年代中期 至今处于第3个阶段,治理采取多目标综合的方式综合治理。在改善水盐状况的基础上,运用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实行综合治理,农林牧综合发展。黄淮海不同类型区,建立起多个综合治理试验站[9]。新疆膜下滴灌、宁夏引黄灌溉、内蒙古咸淡水轮灌等措施,均在盐渍土综合治理和发展上取得了丰硕成果[10-12]

1.2.3 盐渍土改良利用的主要技术

1.2.3.1 农田水利工程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是以农业增产为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即通过兴建和运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调节、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提高抵御天灾的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主要包括灌溉工程和排水工程[13]

排水措施: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到临界深度以控制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发展。通过多年研究发现,排水是改良盐渍土的重要措施.灌排工程可以加速排出土壤和地下水中由洗盐、灌溉、降雨所淋洗的盐分,控制地下水位高度;并能及时排出涝水,调节区域水文状况,达到改土增产的目的,常见的有暗管排水、井灌井排等措施。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外开始研究开沟排水与土壤盐渍化的关系,利用开沟排水来降低地下水位,从而改善土壤盐渍化。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始于建国初期,对排水沟渠的设计、走向和与地势之间的关系,排水沟渠和地下水位、土层结构的关系,排水排盐的效果和范围等各方面都有很多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土壤科学家在黄淮海平原多个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开沟排水,在盐渍土改良过程中通过将地下水位控制在土壤发生盐渍化的临界水位之下,切断地下水与毛管水来防止盐分在地表的聚集。例如我国研究并利用的暗管排水技术,大量研究表明暗管排水技术可以增加排水排盐量,加速土体脱盐,提高盐碱土淋洗改良效率,使得暗管排水技术在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14]

灌溉洗盐也是盐渍土改良的主要措施,通过地表浇灌淡水,将土壤表层易容盐分向下淋滤,随水渗入向下运移,最终使部分盐分进入地下水随排水沟排出,达到降低土壤含盐量的目的[15]。比如利用咸水灌溉[16],主要方式有咸水灌溉、咸淡水混合灌溉,咸淡水交替灌溉等[17]

1.2.3.2 农业措施

当土壤含量达到10g/ kg左右时,冲洗脱盐的效果就不甚明显甚至无效,但此时的土壤还未完全达到非盐渍化的标准,仍不适宜耕种,必须通过综合治理才能进一步脱盐。在水利改良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农业综合管理和生物改良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例如利用平整土地来保证节水灌溉、均匀灌水;压沙来改善土壤的物质组成和理化性质:深耕晒垄来减少毛细作用,增加土壤空隙等一系列的农业措施可以有效改良盐渍土壤。

1.2.3.3 化学措施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优先添加企业微信。